本系碩士班歷屆學生論文
年度 |
學生姓名 |
論文名稱 |
指導教授 |
112 |
陳韋郁 |
寧為打手?性侵害後續追蹤服務社工之工作處境 |
梁莉芳 |
112 |
顏郁芳 |
非營利組織以社會企業模式輔導更生人就業之經營績效實務技術報告-以花蓮主愛之家執行勞動部培力就業計畫方案為例 |
呂傑華 |
111 |
陳蒔皜 |
影響警察人員家務分工因素之研究 |
呂傑華 |
111 |
簡均穎 |
性別化社會下的同意?臺灣已婚女性的多重伴侶實踐 |
黃華彥 |
110 |
蘇靖婷 |
探討空巢期與子女結婚對中老年父母孤獨感及社會孤立感之影響 |
莊致嘉 |
109 |
蘇淑茹 |
探討已婚女性警察人員的工作壓力、家務分工及工作與家庭衝突 |
莊致嘉 |
109 |
王德森 |
奇萊美地股份有限公司朝向社會企業發展的歷程與挑戰 |
陳素梅 |
108 |
潘昱戎 |
警察人員飲酒行為歸因分析 |
呂傑華 |
108 |
王品茜 |
影響非行少年妨害性自主常見非行樣態 -以花蓮縣為例 |
莊致嘉 |
108 |
張庭瑄 |
無家者的身分管理策略:以花蓮社福機構為例 |
莊致嘉 |
107 |
蔡旻家 |
從醫務社會工作觀點看公醫責任與病患手足扶養責任執行之困境 |
陳素梅 |
106 |
謝享霈 |
Y世代生活型態、愛情態度與科技準備度對網路交友認知與行為之影響 |
呂傑華 |
106 |
劉家亨 |
婚前居住安排與代間關係的個案研究 |
黎德星 |
105 |
盧亭榕 |
新住民的代間文化傳遞之探討: 以花蓮縣新住民為例 |
莊致嘉 |
105 |
江佳穎 |
海洋生態保育認知、態度與行為之社會階層分析-以新北市為例 |
莊致嘉 |
105 |
洪浩哲 |
網路新聞吸引力標題的第三人效果研究 |
呂傑華 |
104 |
黃詩涵 |
女護理人員婚後的家庭與工作之間的拉扯 |
莊致嘉 |
104 |
黃偲婷 |
婚配門當戶對的社會階層分析 |
莊致嘉 |
104 |
黃怡睿 |
影響偏遠地區高中生參與服務學習之研究- 以花蓮地區某所高中志工服務隊為例 |
范麗娟 |
103 |
游騰林 |
重新檢視文化資本對台灣社會階層區辨的有效性 |
莊致嘉 |
103 |
賴郁如 |
探討台灣勞動市場中「全時」工作者的工作貧窮現象 |
莊致嘉 |
103 |
陳怡君 |
網路社會與交易行為:網購業者交易場域的信任關係 |
田畠真弓 |
103 |
李文鈞 |
台南市古蹟特徵屬性對房屋經濟價值之評估 |
李俊鴻 |
103 |
張如玘 |
台灣芭蕾舞者的社會處境與認同之研究 |
張德勝 |
103 |
王姵心 |
家庭背景、社會資本與多元入學之研究 |
黎德星 |
102 |
楊永聚 |
鳳梨酥產業的變遷與遊客大量消費現象之研究:以2006年後的鳳梨酥產業為例 |
張宏輝 |
102 |
熊國媛 |
兩人三「角」的信任機制: 以社會資本論臺灣不動產仲介之社會網絡 |
田畠真弓 |
102 |
馬楓淞 |
社會支持對保護性社工因應壓力之初探:以花蓮、台東為例 |
陳素梅 |
102 |
陳怡君 |
國際零售業的跨國擴散與演變:以臺灣統一超商發展過程與企業社會資本為例 |
田畠真弓 |
102 |
林坤泰 |
文化傳遞的家庭權力過程:以越南籍新住民女性家庭教育的經驗為例 |
田畠真弓 |
102 |
陳慧艶 |
社會網絡於臺灣適婚女性成婚過程影響之論析 |
田畠真弓 |
102 |
吳孟蓉 |
瑞典、法國、英國親職假制度及其效應之比較研究 |
陳素梅 |
102 |
田介軫 |
身心治療及輔導教育對妨害性自主少年的家庭關係、人格特質及性態度之影響─一個「兩小無猜」個案研究 |
陳素梅 |
102 |
楊麗珠 |
花蓮榮民自費安養中心生命週期的發展與挑戰 |
陳素梅 |
99 |
吳思霈 |
制度性因素與廠商間競爭網絡對於文化符號商品發展帶來的影響:以宜蘭餅為例 |
田畠真弓 |
98 |
練淑貞 |
賞鯨生態旅遊知覺價值與旅遊需求之探討 |
李俊鴻 |
98 |
詹莉萍 |
松園別館再利用過程中政府與民間之互動 |
田畠真弓 |
98 |
陳憶萱 |
華人遊客文化資產懷舊意向及其旅遊行為之探討-以故宮博物院為例 |
李俊鴻 |
98 |
黃少淋 |
台灣社會福利發展之政治經濟分析 |
黎德星 |
98 |
陳姿月 |
會資本與社區組織/社區發展:以苗栗縣南庄鄉東河社區發展協會為例 |
陳君山 |
98 |
劉又綸 |
兒童動畫中故事特性之分析:英雄旅程、角色人格特質分析及原型概念之運用以《獅子王》為例 |
劉大和 |
98 |
戴正明 |
老人使用社會型日間照顧的抉擇過程之研究-以門諾基金會日間照顧站為例 |
陳素梅 |
98 |
許琳宜 |
論述性影音作品研究-以地景類為例 |
劉大和 |
98 |
賴淑雯 |
文化遺產公益信託基金願付價值探討-以卑南史前文化遺址園區為例 |
李俊鴻 |
97 |
尤郁茹 |
遊客對兩蔣文化園區目的地意象認知及旅遊需求探討 |
李俊鴻 |
97 |
陳心儀 |
從「哈利波特現象」論媒介建構與文化商品消費 |
呂傑華 |
97 |
劉祖裴 |
蘭縣國小級任教師專業角色知覺與班級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 |
王良能 |
97 |
林晢翔 |
現今我國四健會對會員的影響及其在農漁會中的作用 |
張宏輝 |
97 |
朱家正 |
教師人際關係與教學效能之研究 : 宜蘭市兩所國小之比較 |
王良能 |
97 |
吳采璋 |
社區集體行動與社區領袖:花蓮縣二個社區之比較研究 |
戴興盛 |
97 |
孫傳策 |
從修復式正義之觀點論台灣更生保護制度 |
成鳳樑 |
97 |
張鈺婕 |
文化觀光景點旅遊摺頁及其地景書寫分析 |
劉大和 |
97 |
韋彥如 |
論文指導關係中的權力運作 |
蕭昭君 |
97 |
陳建瑋 |
花蓮地區青少年社會福利機構工作人員充權認知之初步研究 |
黎德星 |
97 |
林品菁 |
情緒勞動--空服員的情緒勞動 |
黎德星 |
96 |
陳昭吟 |
整合企業理念與核心能力之企業社會責任運作模式:以台達電子與中華電信為例 |
戴興盛 |
96 |
施延霖 |
WTO架構下的兩岸經貿之政治經濟分析 |
王良能 |
96 |
林盈秀 |
英式下午茶文化的呈現與體驗消費:以古典玫瑰園為例 |
張宏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