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國立東華大學

 

國立東華大學    東華人社院    社會圖書館    網站管理  

       《人社東華》電子季刊由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所創辦,為一個提供人文學科與社會學科對話的平台與交流的園地。 本系教師蔡侑霖副教授自31期起擔任現任主編,之前呂傑華教授亦曾擔任第17-20期主編。

人社東華師生作品庫

不得任意轉載、抄襲,若需引用請清楚引述並註明參考文獻
吳星慧 社會學系學士、侯靖儀 歷史學系學士(2023,38期)
【移工與她的老人】我們的畢業旅行:在冬山開齋節認識東南亞移工
方乙旆 社會學系學士生(2023,38期)
花蓮鐵道電影院服務學習心得側記
林子瑄同學、邱泓維同學(2023,37期)
故事。集
陳素梅老師、王姸寍同學、李庭宜同學、羅子婷同學、楊又蓁同學、簡欣婕同學、詹雅筑同學、張羽琝同學、蘇倖瑤同學、林子瑄同學(2023,37期)
社會變遷課程學生影片製作學習經驗分享
廖映彤同學(2022,36期)
社會中的既得利益者還是受害者?——當代台灣男性憂鬱症患者的敘事社會學分析
劉俊良同學(2022,36期)
探討中國籍婚姻移民二代的民族認同形塑經驗
曲麗安同學(2022,35期)
「移」起渡過,「老」時光——我們與壽豐國中孩子的奇遇記
賴佳欣同學(2022,35期)
【跨國遷移與多元文化】出外打拼的泰國媽媽
黃淑芬同學(2022,35期)
【跨國遷移與多元文化】用鑰匙圈傳達她與家庭之間的「蓮」繫方式
董懷曜同學(2022,35期)
【跨國遷移與多元文化】不在的十五年
蘇靖婷同學(2022,35期)
撒固兒部落的回歸文化照顧之旅
梁莉芳老師(2022,35期)
【跨國遷移與多元文化】為什麼(不)遷移?這些故事裡的看見
鄭雅帆同學(2022,第33期)
疫情下的線上田野──2021深耕授課經驗談(四):那年暑假,慢城鳳林
劉思怡同學(2022,第33期)
在校園點火:《東華學聲》的實作嘗試
張匯聆同學(2022,第33期)
從成年人的幼年家暴經驗之敘事社會學分析,到親密關係中的暴力、依附與自我梳整
吳愷祥同學、陳冠中同學(2021,第32期)
團結經濟之在地實踐 VIP 課程的教與學
吳愷祥同學 → 鹿野移地教學側記
陳冠中同學 → 實體讀書會側記
張利琦同學、邱泰嘉同學、黃種賢同學(2021,第32期)
把手弄髒,相信田野──社會學系田野研究工作坊側記
張利琦同學 → 社會學系田野研究工作坊側記
邱泰嘉同學 →「做研究,就像談戀愛」:田野工作坊的漂瀝
黃種賢同學 → 社會學系田野研究工作坊側記
梁莉芳老師、尤慧晴同學(2021,第31期)
移工與她的老人
梁莉芳老師 →「移工與她的老人」:課堂如何成為日常實踐的養分
尤慧晴同學 → 慢慢地前進──我在田野中的學習與反思
陳品而同學(2018,第29期)
每天工作12小時,25歲保全過勞死
蔡侑霖老師(2020,第27期)
焚化「山海劇場」的社區劇場之火: 記山東野表演坊之《富世漫步》
呂傑華老師(2019,第21期)
范爺,謝謝您帶給我們兩年的驚奇!
呂傑華老師(2018,第20期)
一個石頭一首詩:詩與石的時空交會
許冠澤同學(2018,第19期)
沒有海的人
蔡旻家同學(2018,第19期)
手足照顧:家庭的責任?政府的責任?
輝(筆名)(2018,第19期)
這世界絕對有地方讓你躲起來
葉佳臻同學(2018,第18期)
OTT:那些日常的專有名詞,是網路時代的機會?或是挑戰?
陳素梅老師(2018,第18期)
新書介紹:《朝向高齡友善城市:國際視野與在地經驗》
輝(筆名)(2018,第18期)
桃花源
呂傑華老師(2018,第17期)
凝視或遺忘?旅遊者參訪黑色旅遊地之感知
蔡侑霖老師(2018,第17期)
金融化脈絡下的人與人群關係:簡介《金融經濟、主體性、與新秩序的浮現》
輝(筆名)(2018,第17期)
大象
田畠真弓老師(2016,第10期)
血汗文創:文化創業產業的彈性勞力需求與非典型勞動
黎德星老師(2014,第1期)
有機蔬菜產業之初探